刘长信,探索居家自疗,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生命时报 2021-12-08 14:38

专科精英.jpg

刘长信

探索居家自疗,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刘长信,60岁,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主任、疼痛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区域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教学系主任、临床学科主任。提出“以筋代骨”、“调筋理脏”、“以筋诊病”理论和中国式疼痛诊疗模式,并建立四阶梯中西医结合疗法,目前在临床疼痛诊疗中广泛应用。先后著书11部,发表论文近70篇,获得专利5项,完成相关科学研究10余项。

专科精英-针灸推拿-刘长信.jpg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过,“医学”这门学问,想要让患者自己实现自我治疗,还真有些“天方夜谭”。然而,总有人愿意成为拓荒者,有这么一位中医疼痛专家,在精研中医适宜技术的同时,还把这些治疗疑难杂症的技术,重新分拆组合,交给病人自己,病人竟还真用其治愈了自己的病。他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主任刘长信。

众所周知,三叉神经痛是“天下第一痛”,有“不死的癌症”之称。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有口服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西药、射频消融、神经阻滞疗法、开颅微血管减压术等。口服药常伴随明显的副作用,手术疗法风险大又易复发,因此,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苦不堪言,经济负担重。

刘长信根据民间疗法开发的“通络理筋神经肌肉修复疗法”,实现了治疗无痛苦无创伤,过程舒适,疗效确切。慕名而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外国友人。一位在中国工作荷兰人,深受三叉神经痛的困扰多年,曾于美国多家医院就诊无效,经介绍来到刘长信这里。仅仅十几次治疗,荷兰人的三叉神经痛奇迹般消失了,他对刘长信教授竖起了大拇指,惊叹不已。有一位继发性面瘫的年轻姑娘,就诊时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瘫2月余,口眼歪斜非常明显,患者极其焦虑、担心。刘长信教授带领团队精心的治疗后,现在已经恢复了80%,该患者重拾自信美丽。还有几年、十几年,甚至五十多年的顽固性面瘫患者,都治愈了。

无法想象,上述这些患者的大部分治疗其实是居家完成的。因为外地就诊患者多,再加上疫情干扰,刘长信探索出了一套 “互联网+居家疗护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今。类似病人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病人足不出户,自己动手就治愈了陈年痼疾。目前,已有顽固性面瘫、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偏头痛、术后疼痛综合征等10余个病种的疗效得到了肯定。

刘长信说:“挖掘、整理好的民间中医适宜技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保存好中医民间的技术,补充中医药的宝库,同时响应了国家的号召,用简、效、廉、便的好方法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从医38年来,刘长信曾提出并阐释“以筋代骨”和“调筋理脏”“以筋诊病”等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中国式疼痛诊疗模式”,各种荣誉称号等身,在业内是德艺双馨的名专家,常常是一号难求。无法想象,这样的大专家,还要挤出时间、费时费力地去拜访民间中医,很多人特别不理解。而刘长信却说:“高手在民间,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中医绝技、中医药项目有独特疗效,而且很多是简、效、廉、便的好方法。我们中医人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些散在民间的好技术挖掘、整理并推广,为更多的患者造福。”▲(宫媛媛)

2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