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新,行医要胆大也要心细

生命时报 2021-12-08 14:16

专科精英.jpg

周达新

行医要胆大也要心细

周达新,57岁,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内科分会转化与创新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刀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左心耳封堵、先心封堵等手术,并主导研发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及全球首个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5项。

专科精英-心血管-周达新.jpg

2021年入秋后的一个午后,从事艺术生涯六十余载的张教授终于满意地为自己一幅搁置了大半年的山水画勾勒下最后一笔。境由心生,笔墨传神,看着自己拿起画笔的手终于不再颤抖,张教授兴奋不住地给远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达新拨去了电话。听着话筒里张教授铿锵有力的声音,周达新想起半年之前的那场“生死时速”,感慨万千。

2021年6月,刚刚经历心脏手术渐渐苏醒的张教授感觉自己呼吸顺畅了,一直压在胸口使他无法呼吸的压迫感消失了,他意识到手术成功,又可以进行他那钟情的艺术创作了。年初,有30余年肥厚性心肌病病史的张教授体力活动开始明显受限,食欲下降,下肢水肿,甚至腹水、肝脏淤血肿大;超声心动图发型心脏明显扩大,继发二尖瓣极重度反流。该病病程缓慢,可一旦出现心功能失代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此时的张教授已出现明显心衰症状,心超提示患者左房巨大,是正常人的近3倍大,左室射血分数32%,但由于基础情况恶劣,已无法耐受外科干预。在网上看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拥有丰富的微创二尖瓣介入治疗经验后,张教授抱着最后的希望,前来上海就诊。

入院后,周达新率领团队立即对张教授病情进行了讨论,患者目前的二尖瓣反流继发于肥心引起的心脏扩张,而心功能失代偿后心脏收缩力低又进一步加重心脏扩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打断此恶性循环患者才能得救。但是,二尖瓣反流颈宽度已达12×18毫米,超过了进口相关器械的使用极限,最终周达新决定使用自己主导研发的全球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Valve Clamp对张教授进行“缘对缘”二尖瓣修复术治疗。在魏来、潘翠珍、潘文志、李伟等教授协助下,周达新小心地在食道心超引导下,将二尖瓣夹合器缓缓由心尖入路,沿引导鞘管经左心室送至左心房,在左心房打开夹合器,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奋战,终于确认夹合器与二尖瓣开放线垂直后,回撤夹合器,捕获瓣叶并收紧。此刻,手术台上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手术成功了!术后即刻,心超显示张教授的二尖瓣反流从极重度减少为中度,术后5天张教授即可下地行走,顺利康复。出院后,张教授拥抱着许久不见的老友们,迫不及待地重新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从医以来,周达新接诊过的类似患者数以万计,每一次他都要求自己用百分之百的严谨态度对待每一台手术。

身为心内科的介入医生,周达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经导管微创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置换,二尖瓣、三尖瓣修复与置换、先心封堵、左心耳封堵等治疗,以“胆大”“心细”的治疗风格被患者熟知。对于老龄人群的瓣膜性心脏病,特别是中晚期的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单纯药物治疗已无法改善预后,但由于患者年龄大、基础合并症多,心功能严重失代偿,往往无法耐受外科开胸治疗,这使得传统的内外科医生对这类人群束手无策。但是面对患者疾病,周达新从未轻言放弃,在葛均波院士的指导下,他带领团队挑战极限,在积极引进国外器械及学习西方术式流程的同时,针对中国人群解剖特点,巧妙地设计国产化器械并建立中国特色手术体系,想方设法地为患者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治疗帮助。

近年来,在葛均波院士的引领下,周达新已成功主导研发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及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并参与研发全球首个自膨胀介入性肺动脉瓣。同时,他率领团队率先开展7项国内外结构性心脏病重大新技术,包括:全球首例经导管自膨胀肺动脉瓣置换术及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亚洲首例经导管修复术及异位三尖瓣置换术,国内首例经导管瓣周漏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及经导管三尖瓣瓣环成形术。这些标志性的“零的突破”,是周达新及其团队过去数十年夜以继日的勤勤恳恳与钻研创新。他们的努力为众多瓣膜性心脏病的高危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捍卫了生命尊严。

周达新经常对他的同事和学生说:“选择做一个医生,踏实做好临床工作是基本,还要时刻提醒自己求知进取、精益求精。只有守得住初心,方能抵得住医路漫漫。”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供稿)

2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