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美琼,连续8小时为患者加压通气

生命时报 2021-12-08 10:48

美丽天使.jpg

颜美琼

连续8小时为患者加压通气

颜美琼,53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护理部执行主任、主任护师,兼任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委会会委员、上海市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护理学会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

颜美琼-1.jpg

颜美琼在作为呼吸监护室护士长时,8张床位常有6名患者需要面罩加压通气,如果只是单纯执行医嘱“面罩机械通气”,把患者的呼吸交给机械,抢救时患者人机配合极差,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耐心配合患者呼吸,手捏“皮囊”人工面罩加压通气,颜美琼总是第一个上,1小时、2小时,3小时……连续8小时的抢救,患者急促的呼吸、浑身挣扎的情形随着手捏“皮囊”的频率,呼吸平稳了、人安静了。日复一日,她小小的双手满是老茧,换来的是无数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有人开玩笑说:“护士的手是打针的纤细小手,你怎么搞得像老农民似的?”她只是淡淡一笑,说道:“骑电动车,握把手。”

颜美琼分管急诊科期间,有一天,一位孕妇突然腹痛难忍来到急诊,还没来得及将孕妇送入抢救室,孕妇便产下一名女婴。然而,护士给女婴拍背、拍脚底板都没有啼哭声,一旁的母亲焦急万分。就在这时,颜美琼从抢救车中拿出一条婴儿吸痰管,轻轻插入女婴的小嘴中,直接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羊水,女婴“呜啊”一声响亮地哭了出来,赢得全场医护人员的掌声。

今年4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简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收到陈老先生家属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锦旗上六个耀眼的大字“重责任,精护理”,是对复旦中山护理人的真实写照。记得今年,结肠肿瘤终末期的陈老先生,因并发肠梗阻无法进食,并发恶液质,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输液导管堵塞,只能选择外周静脉来维持输液,连续数日的外周静脉滴注,因高营养液高浓度、高渗透的药液性质,患者无法忍受输注时的疼痛,消极对待治疗,拒绝外周静脉点滴,拒绝建立新的静脉通路。这对于肿瘤终末期并发恶液质的患者来说,无疑是加速生命进程,让患者家属倍感无助和难受。颜美琼得知此事后,立马到病区了解情况,和医生、静疗专科护士对陈老先生做了充分评估,并与家属沟通后,不断思索“如何做好药液保留时间?”“药液浓度如何达到合理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3天8次的溶栓操作,在第9次溶栓回抽时,输液管有了回血,管路通畅了。此时,病床边的每个人都无比兴奋,白色静脉营养液顺着输液泵插针缓缓流入陈老先生体内,老先生喜极而泣地说道:“这回血无比的珍贵啊!”

颜美琼2017年作为上海派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护理部执行主任,为了将“原汁原味”的“复旦中山医疗服务”带到厦门,她2个多月不归家,年迈的婆婆春节前入住重症监护室,也只能靠家人照顾,虽未能尽到为人媳的责任,但对医院的事她尽职尽责,每天都乘第一班班车来院上班,到医院第一关心的是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和夜班护士工作情况。正是因为她“顾大家舍小家,倾注全力保医院平安”的精神,在她的带领下,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优质服务工作开展覆盖到所有科室,2019~2020年度全国满意度调查位居厦门市首位。

颜美琼作为医院中层干部的主要核心人员,无论是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还是今年厦门市经历的两次疫情,她总是连轴转,保障医院抗疫工作顺利开展,团结团队3天内从选址、筹备、组建发热隔离病区。2周内有序统筹全院近1500人次的院外核酸采样支援,有序安排近2.2倍护士人力(达700余人次)支援市内外的核酸采样、定点医院的支援。有时半夜1点、2点或清晨5点钟拿到紧急的支援任务,她和医院的年轻团队一样彻夜未眠,牢牢盯住信息和数据,只为支援队伍清晨七点钟能顺利出发。

她经常说:“护理管理者的责任是要做好学科发展,更好做好服务,只有服务好护士,让护士安心服务好病人。护理学科的进步才能更好更快!” 她几十年如一日,用青春芳华换取护理专业的发展,用砥砺初心践行临床护理人的使命和担当。▲(颜美琼)

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