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服务”“创新”如影随形

生命时报 2021-12-08 10:53

青年创新.jpg

马千里

“服务”“创新”如影随形

马千里,40岁,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会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腔镜内镜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数字医学及应用学组委员,人体器官保护先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委员。

马千里2.jpg

从青葱懵懂到不惑之年,在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马千里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服务”“创新”两个词一直如影随形。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那么心肺所在的胸部就是发动机,其健康水平牵动一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胸部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马千里深知这一点,多年来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从开胸复杂肺叶切除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剑突下入路纵隔肿瘤切除术,到肺移植手术,他不断更新知识、磨炼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临床能力。

马千里对新奇事物的接受和消化能力,与其临床能力相辅相成。一些创新的辅助手术器械,常常被马千里率先应用到临床中。2017年12月,马千里在国内率先应用国际上最新出现的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系统,通过特殊的眼镜和成像系统,为一位54岁的患者精准切除一根病变骨头。这种影像引导下的微创手术操作既能形成肋骨影像,也能通过镜片看到实际画面,有助避免辐射,方便更精准地找到病变,最大限度地减小创口,使手术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应用创新辅助设备,马千里还常常结合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与医生、护士、患者交流,通过技术创新为同事解决困扰、为患者减轻病痛。2015年,马千里发明了一种带有胃管连接槽的食管胃连接器,可以在完成食管胃吻合后顺势将胃管放进胃部,避免了二次放置胃管的不便,减少了对吻合口的不利影响。2016年,马千里发明了一种带有内窥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在保护切口的同时可对各区域进行精确划分,避免手术器械在狭小空间内相互干扰。2019年,在临床启蒙老师刘德若教授的指导下,马千里的肿瘤手术机器人系统问世,可以对患者肺部小结节进行精准定位及切除,完成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不仅减少了医患受到的辐射,还避免了术前定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得到了广泛认可。

面对这些成绩,马千里谦虚地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职业生涯中各位前辈的提携与帮助至关重要。“辛育龄教授是我们医院的首任院长、胸外科第一任主任。作为白求恩曾经的战友,他身上的红医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放在首位。”2021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辛育龄小分队”成立仪式暨义诊活动上,马千里作为小分队队长,从党委书记宋树立手中接过了授旗。

“刘德若教授作为一名顶尖专家、大外科及胸外科主任,日常工作十分繁重,但依旧能精确把控每位患者的情况。”正是在刘德若教授这种严谨、细心工作态度的熏陶下,马千里得以在精益求精的工作中汲取灵感、进取创新。

“王辰院士在跟全院青年医生交流时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医生治病救人有三大法宝:手术刀、药物和言语,它们同等重要。与患者沟通得好,会减少术前或术后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些教诲让马千里受益匪浅。

马千里曾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对鼓励学生创新,他始终不遗余力。“与学生沟通,首先是双方参与式,不能上级医生说一,下级医生说二。其次是问题导向式,上级医生要主动发问,引导下级医生去探索、去追根溯源。最后亦是最重要的,是朋友般的交流方式,年轻医生比较内敛,只有像朋友般对待他们,他们才能迸发思路、放开行动。”

马千里表示,很欣慰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患者解除病痛。“让患者转危为安获得第二次生命,是职业带给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还希望,能够通过创新为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尽绵薄之力。▲(朱文赫)

2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