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麻醉科里的斜杠青年

生命时报 2021-12-08 10:48

青年创新.jpg

夏敏

麻醉科里的斜杠青年

夏敏,39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首席创新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第三届执委,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医疗卫生领域技术经理人;第二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合肥市“金牌职工”;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创新CEO特训营”四期学员,国科标兵。

夏敏2.jpg

2020年底,经过多轮比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夏敏主持研发的创新项目,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新技术组一等奖。这不是夏敏第一次获得这样的荣誉。拥有100余项国家专利的他,已是麻醉科业界有名的“斜杠青年”。近年来,结合自身专业,以气道管理、气道防护和智慧医疗为核心,夏敏与团队自主创新并转化了多项符合国情的医疗产品,大力推广个体化、精准化麻醉技术,为医疗健康事业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起步:落地才有意义

俗话说,“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参与十余万例手术麻醉的“幕后英雄”夏敏和同道们在一次次守护患者的同时,从未失去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创新的热情。十几年来,在完成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夏敏先后自学了绘图、3D打印、医用材料、模具设计、产品制造等知识,致力于麻醉临床技术领域创新成果转化。“我希望用自己的发明创造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让患者获得更加舒适、安全的麻醉和治疗。”夏敏说。

2008年,夏敏进入麻醉科工作。一天早晨,一位年长的主任跪在地上给一位困难气道的患者行气管插管,完成后,主任扶着腰迟迟直不起身。这一幕给了夏敏莫大的触动:“能改良一下插管工具吗?”从那以后,夏敏针对临床器械的不足申请了数项专利,证书拿到手,激动了一阵子后,他遗憾地发现,临床并没有因此改观,那创新的意义何在?2011年,夏敏开始从事专利转化工作,虽然碰壁无数,但点滴进步却激荡着夏敏的创新思路不断开拓:想法不等于专利,专利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只有落地的创新才有意义。此后,夏敏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转化之路。

跨界:用上了都江堰治水原理

2018年,夏敏入选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创新特训营”,接受国家级的创新培训。2019年他以“提前批次录取学员”入选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创新学院,接受医学创新培训。

近十年来,夏敏在医院和科室的支持下,进行气道相关产品的创新转化。目前,他已申请国家专利100余项,其中10余项已转化为产品投入临床,获得高度认可。此外,夏敏还协助四川华西医院、北京安贞医院、郑大一附院及其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专利申请与转化,受到同道们的高度赞扬。

2020年,夏敏主持研发重点针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安全的“基于柔性pH传感技术的智能喉罩”项目,获得“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一等奖,并参与全球大赛。这项突破性发明借鉴了都江堰治水原理,依托创新设计的导流结构和分流通道,在使用喉罩管理气道时,患者如果发生反流情况,可以迅速降低食管入口处压力,防止误吸,最大程度保障患者麻醉安全。

争气:打破欧美科技垄断

夏敏认为,临床需求和患者需要是医生创新的动力。为切实保障患者尤其是高龄、高危患者的生命安全,帮助他们快速恢复,夏敏践行“舒适化医疗”理念,带领团队先后自主研发了“内镜专用口咽通气道”“改进型弱刺激仿生型口咽通气道”“基于生物相容柔性传感技术的智能喉罩”等多种声门上通气装置,受到临床好评,其中多项产品已在国内外上市,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打破了欧美企业气道产品的科技垄断局面。

2020年2月,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之时,夏敏第一时间报名医院“援鄂医疗队”。在等待出征期间,他和团队夜以继日,创新设计了多款气道防护产品并紧急生产,第一时间向国内外十余家医院捐赠。

2021年6月24日,安徽省召开“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并对第二届安徽省“创新争先奖”获得者进行表彰,夏敏就位列其中。在夏敏看来,医生是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创新的源头活水。新时代的青年医务工作者更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患者需求和临床需要,不断开拓思路,突破现有格局,推动医学创新进步,造福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中国科大附一院供稿)

2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