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华伟,医学创新容不得半分差池

生命时报 2021-12-08 10:41

青年创新.jpg

毛华伟

医学创新容不得半分差池

毛华伟,41岁,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太免疫缺陷学会(APSID)临床委员会主席、国际儿童风湿病试验组织(PRINTO)委员;曾获中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年度贡献奖等;开展儿童免疫性疾病精准诊治与创新转化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毛华伟2.jpg

2020年11月的一天,北京儿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免疫科主任毛华伟正对小星如的“怪病”进行会诊。

这是新疆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自3月龄以来,反复感染、数次住院,甚至几度进了重症监护室。孩子发育明显落后,5个月才会抬头,8个月还不会坐,毛发、皮肤颜色浅淡,小小的身体越来越孱弱。一家人带着小星如在各大城市辗转求医,做了很多次全身检查,都没能找到根本的致病原因,几近崩溃。无奈之下,小星如的父母抱着极大的希望做了全家基因检测,也未能发现明确的致病基因。

孩子仍然反复感染,病因却毫无头绪。“起码咱们得知道孩子得的是啥病吧。”一家人寻求北京儿童医院毛华伟教授进行远程会诊救治,这是小星如最后的希望。

“反复感染、胼胝体发育不良……”毛华伟在详细了解小星如的临床表型后,考虑孩子可能患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Vici综合征,这种病在全球仅报道数十例。但是,孩子之前的基因检测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发现呢?毛华伟再次进行基因分析,终于发现隐藏在一堆背景中的致病基因。EPG5基因杂合突变可导致小星如患病,而这种基因型在全球仅报道过1例。随后,小星如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也支持此疾病诊断。“精准诊疗不容许偏差”,为确保诊断的正确性,毛华伟团队对小星如开展家系全基因组测序和免疫功能检查,发现T细胞数量降低,抗原特异性抗体产生异常——这就是导致小星如反复感染的病因。明确诊断后,针对小星如的精准治疗方案开始实施。初次治疗后,惊喜的一幕出现了!孩子发热及腹泻的症状明显好转,生命的光泽回到了她原本苍白的脸颊上。后来的日子里,小星如未再发热和感染,生活恢复正常。

“毛医生,我会不会再生一个这样的孩子?”小星如妈妈在意外怀孕后,恐惧和担忧又涌上心头,她的怀孕之路走得异常艰辛,曾有3次流产引产史。“致病基因明确,可以做产前基因诊断。”毛华伟不仅成功诊治了小星如,还能给尚未出生的孩子提供精准诊断。幸运的是,羊水穿刺检查显示胎儿没有EPG5基因突变,MRI也未发现胼胝体异常。在毛华伟团队的帮助下,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近年来,很多家长千里迢迢带着“破案”的期望找到毛华伟。他带领团队一直坚持“以患儿及其家庭为中心”,开展专科创新转化研究,服务临床精准诊治,为很多疑难案例提供了帮助,为身处绝境的患儿家庭重新点燃希望,成为该领域的探索者,也是小朋友心中“能够打败疾病怪兽的医生超人”。毛华伟团队针对免疫疑难重症的精准诊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明确诊断多种单基因儿童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治工作曾被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选为2014年临床免疫学界的年度进展之一,被收录在国际儿童风湿病学经典教材《Textbook of Pediatric Rheumatology》等中。

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成为一名好医生是毛华伟对人生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科学家是他毕生不断的追求。对待每一位前来求诊的患儿,毛华伟团队都秉承精细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临床思维,收集详尽的临床资料,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白天门诊病房,晚上实验室”,反复论证,每一个诊疗行为背后都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数据作为支撑。

毛华伟经常对同事和学生说:“创新在很多行业可能容许不断试错,但是医学却容不得半分差池,我们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安全的诊疗。因此,精准诊疗每一步的推进都必须经过反复论证,我们的临床实践也必须与研究相结合,将治疗经验变成循证证据,才能让精准医疗惠及更多患儿。” 免疫是生命的重要防线,毛华伟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儿童免疫性疾病诊治和相关研究工作,为儿童守护好这道生命的坚实防线。▲(徐晓琳)

2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