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致力于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

生命时报 2021-12-07 18:48

金牌团队.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

致力于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共有成员162名,专业涵盖内科学(消化系病)、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医学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护理学等多个学科。团队围绕消化道肿瘤和内镜诊治理论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团队所辖消化内镜中心获评“全球最佳内镜中心”(全球仅20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道早癌团队2.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依托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员中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正高级职称12名、副高级职称19名;博士学历74人,占团队整体比例的45.6%;硕士学历14人,占团队整体的8.8%。

为系统性解决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相关瓶颈问题,团队带头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澍田,带领团队围绕消化道肿瘤和内镜诊治理论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及国家科技部等的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7项资助。

团队建立了中国首个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注册登记平台(ChiCTR1800017117),获取了标准化的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临床队列(1200例),建立了河北邯郸食管鳞癌高发区高危人群队列(10000例),建成了多渠道发病监测与随访系统、生物样本及临床诊疗信息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依托全国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注册登记队列,团队建立了基于Nomogram的风险预测模型,系统性评估了食管鳞癌、食管胃交界癌、胃癌及其对应癌前病变的潜在风险因素,搭建了相关风险评估模型。

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消化道早癌标志物。团队建立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泌体miRNA检测技术,完成了世界首例针对结直肠早癌的血浆外泌体RNA谱;开发了一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成本的结直肠早癌液体活检标志物,其对T1a期的结直肠癌敏感性、特异性均达到0.95以上。通过对大型胃癌患者队列中不同亚型的胃癌分子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团队发现并证实FRZB和EFEMP1是弥漫型胃癌的独立预后标志物,而KRT23是肠型胃癌的独立预后标志物,该工作被自然斯普林格(Nature Springer)出版的胃癌精准医学教材及多个高水平国际期刊所引用。

团队研发并推广了多种新型消化道内镜诊治关键技术,提高了早癌检出率和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在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团队首次证实胃镜检查前应用西甲硅油/链霉蛋白酶可有效提高萎缩性胃炎的病变检出率,发现并论证了放大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窄带成像等电子染色方法以及醋酸和美兰等化学染色方法,有效提高了消化道内镜诊断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在治疗技术研究方面,为解决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等操作时间长、出血、穿孔率高等问题,团队在国内首次探索基于铥激光的ESD操作、基于尼龙绳的早期食管癌圈套切除,创新性使用圈套器法及透明帽法进行EMR操作,有效提高了ESD、EMR内镜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了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我国,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早癌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对肿瘤患者受益极大。然而,以前国内普遍存在内镜医师操作不规范、内镜技术发展不平衡、培训模式待完善等众多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团队通过主办全国消化医师培训班、消化医师大讲堂、“友谊”消化直通车等项目,系统培训了3000余名消化内镜医师,大幅提升了我国各地区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水平;举办了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一带一路“友谊”高级消化内镜国际大讲堂、国际消化内镜技术高级培训班等国际项目,培训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位消化内镜医师,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化内镜整体水平的提升,建立了互助纽带和长期的学术交流中心,提高了我国在消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朱圣韬)

2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