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宇,构建新型中医治未病体系

生命时报 2021-12-07 17:55

中华医药贡献.jpg

陈新宇

构建新型中医治未病体系

陈新宇,59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人才,首届医院名医,湖南省保健委员会特聘专家,湖南省重大传染病中医专家组组长,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专家组首席专家,湖南省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从事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3年,精通中医典籍、熟悉西医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脾胃病等内科病症防治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

中华医药-陈新宇.jpg

一、主动作为抗新冠

1.敢为人先,牵头编写湖南省中医诊疗方案

在工伤骨折未愈时,临阵担任湖南省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迅速主持制定了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方案第一版,走在全国前列。后因时而变制定了五版的防治及康复方案,并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供本院迪拜分院使用。

2.勇于担当,建言献策,提升中医药参与率

作为省卫健委高级专家组唯一中医专家,推动中医药参与率作为政府考核指标,积极与西医定点医院协调,力促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的防治全过程。提出构建省市中西医结合专家联合会诊机制,推动省级专家派驻地市,强调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精准施治。

3.坚定中医信心,事实报道中医药力量

在疫情之初便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表达了中医药防治新冠有信心、有底气,推出时行感冒预防方、正气抗疫操等,并在健康报、新华社、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红网时刻等多处宣传推广,振奋了湖南乃至全国的抗疫信心。

4.中医疗效显著,开展防控科学研究

亲自诊疗或远程会诊治疗新冠患者多达282例,疗效显著,为长沙乃至湖南1019例的疗效打上中医烙印,长沙市定点医院的西医主任从反对中医使用到公开承认中医疗效。担任湖南省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战时"科研攻关专家组首席专家,承担相关课题2项、撰写论文9篇。

5.严控医院疫期管理,首提平战结合思想

作为院长抓牢疫期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发热预检分诊和门急诊全流程预检,迅速改造病区为隔病区,同时在人民日报上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西并重、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基地,其构想被写入《湖南省公共卫生体系重点建设方案(征求稿)》。

二、止于至善,引领医院文化

推动医院建设,做实中医内涵,做强综合能力,止于至善。提出“中医文明,荣耀世界”,首倡“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并成为中医行业的广告语,推动了全省甚至全国“信用爱中医”文化氛围,引领湖南中医院文化建设,对中医特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完善药品邮寄到家服务、开展医院“夜门诊”、成功申报国家中医临床传承创新工程(1亿元建设资金);设立湘中医联盟,全面带动联盟成员单位在医疗、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成长;建设迪拜中医分院,承担利比里亚、尼日尔、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培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三、四时调阳护健康

善用经方及四时膏方,从仲景经方、扶阳火神理论出发,首创“四时调阳”学术思想,紧扣孕幼中青老的生命全周期、未病已病重病瘥后的疾病全过程、四季四时变化,尤其是阳气“生、长、收、藏”四时变化,动态把握健康状态。区别于扶阳派、火神派一味补阳,而是调阳流转、或温阳化气、或潜阳密固,运用汤药膏方、食饮起居、动以生阳等进行综合调摄,微微生少火,谨候其时以调之,以达阳和阴平,百脉畅通,则病安从来。创制具有全生命周期指导意义的中医新型十大健康状态评测量表,搭建四时调阳大健康数据平台,调摄理念写入湖南省治未病行业标准,获得广泛认可及应用阴阳流转,以阳为重,生长收藏,四时乃成。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总经费达300余万元,围绕四时调阳理念,构建新型中医治未病体系,建立中医十大健康状态新型评估方法,搭建四时调阳健康大数据平台,助力健康湖南、健康中国建设。

四、学验俱丰功底深,医教研合重创新

担任心血管重点专科、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在心脑血管等慢病防治、中医未病、危急重症等方面均有很好疗效。作为省直保健核心专家,每年为百余位省级干部领导进行中医保健指导。指导硕博士、跟师学徒等达100余名,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30余部,其中主(副主)编16部,主持国家级、省厅级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级专利2项,创制的温阳振衰颗粒、泻心胶囊、护心通络方等九种院内制剂在临床均得到很好应用,近3年销售额达1368万余。▲(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稿)

2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