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臣,从医之路,必当精勤不倦,博极医源

生命时报 2021-12-07 17:55

中华医药贡献.jpg

王书臣

从医之路,必当精勤不倦,博极医源

王书臣,76岁,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五批全国、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医药-王书臣.jpg

王书臣始终扎根于临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注重汲取名家经验、研读经典著作,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临证经验不断丰富。

作为中医呼吸专业的学术带头人,王书臣始终致力于呼吸疾病的医疗、科研及教育工作。在医疗上,仍然长期坚持在临床一线,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广大患者服务,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呼吸疑难病、危重病患者,他虽年近古稀,却成为西苑医院门诊诊治患者最多的医生之一,其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无不为广大患者所称颂。

因工作能力突出,王书臣1993年至1999年担任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在此期间,一直致力于中医呼吸病学科的发展,不仅极大提高了科室对呼吸危重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水平,而且使西苑医院呼吸科成为全国中医研究防治呼吸病的重要基地。1998年,王书臣在《中医杂志》上发表文章《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辨证心得》,多次被选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先后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创立了肺纤平、肺纤通等有效治疗方剂,在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领域走在了前列。

王书臣在医疗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药饮片使用率在90%以上,擅长中医药治疗急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重视呼吸系统疑难重症的中医治疗和研究。譬如,他提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痹”与“肺痿”同病以及“先痹后痿”的观点,以软坚散结、通痹活络为法,使此病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显著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此外,他还提出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和肺肾同治的观点,运用补肾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等疗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王书臣不断指导、影响着后辈,他强调“科研要以临床为核心”,使科研成为中医提高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的有力依据。作为研究生导师,王书臣培养了二十余名硕士研究生,2011年入选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教学术经验继承人两名,2012年入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教学术经验继承人两名,2015年入选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带教学术经验继承人两名。他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新工程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1篇,主编医学专著两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供稿)

2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