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红:推动茶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生命时报 2021-10-30 11:24

10月30日,由《生命时报》主办、《讽刺与幽默》报协办、福建海峡振华文旅产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的“中国好茶 康养之道”2021第一届茶健康与文化论坛暨“生命优选”茶健康产业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政界、商界、学术界、媒体界、茶企业代表,共谋茶健康产业发展宏图,推动中国茶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

以下为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兼生命时报社、《讽刺与幽默》报社社长吴天红的致辞。

吴总.jpg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论坛的主办方热烈地欢迎并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论一论茶与健康,茶与文化,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力求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首先,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以来,茶就被列为开门七件事。当下喝茶人群持续增加,百姓需求日益走高,茶饮是国饮,茶文化是产业的根基,更是竞争的软实力。所以,高度重视茶文化交流,我们应趁势而为。

其次,茶是当之无愧的绿色黄金,“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论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有337个贫困县,上百万的茶农以茶脱贫,全国有超过7000万人从业与茶有关,茶既满足了百姓生活需要,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所以,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应趁势而为。

第三,茶是未来可期的健康科技。中国字“茶”有长寿之意,中国人称108岁为茶寿。传播知识、健康增寿是《生命时报》服务百姓的使命。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做茶科普,讲科学饮茶与养生防病的关系,深受读者的信任。将茶叶的养生效益最大化,除了了解知识,还要创新产品和工艺,用科技来诠释好中国茶。所以高速推动茶产业升级,我们应趁势而为。

从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了解到,中国茶产业有数千年的历史,3000亿的巨大市场,相关的企业近150万家。如今,名茶的品类很多,但是企业规模偏小;袋泡茶、即饮茶等新式茶饮发展迅猛,但工艺、品质不足,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创新都在形式上,有些商家只在过度包装上下工夫。

大而不强、大而不精这两个问题可能是当前茶产业面临的难题,但我们觉得这也正是破局的机遇。我们希望借此论坛,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下,携手各界有识之士,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群策群力,用创新赋能,为产业引领,为让百姓喝上放心的好茶而不懈努力。

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中国,这片小小的茶叶托起的是大健康和大民生,无论是万里茶道还是茶之友谊、茶叙外交,中国茶作为文化名片一定会迈入新的高度。▲

22042